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懷念蟒蛇皮

中樂團製人工皮胡琴 免殺蟒蛇 合奏勝舊琴 獨奏待改進




(明報)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中國傳統胡琴的琴面,是以蛇皮以至是蟒蛇皮所製,隨著港人環保意識增加,胡琴製作亦要找新出路。香港中樂團由2004年起,投資過百萬
元研發新物料替代蟒蛇皮,曾試驗豬皮、狗皮、羊皮等,至去年終於成功發現一種能取代蟒皮的人工纖維皮,若能大規模投產,估計每年有6萬條蟒蛇免被殺害。

香港中樂團樂器改革研究主任阮仕春表示,由80年代起,蟒蛇已逐步被視為受保護動物,收緊屠宰的數量限制,亦要靠人工飼養,「一些胡琴,如低音革胡(和低音大提琴相近),根本無這麼大的蟒蛇用來剝皮做琴」。而且,不少國家禁止蟒蛇製品入境,令演奏者過境時增添麻煩。

蛇皮差異影響合奏協調

現時中國胡琴年產量在50萬把以上,一條4公尺長的蟒蛇可做12把胡琴,以此推算,阮仕春估計每年要殺6萬條蟒蛇取皮才能應付市場需求。蟒蛇皮屬於
生物物料,「條條唔同」,因此每把胡琴的音色都有不同,「唔似西樂,合奏有時因此唔太協調」。因為弦樂器的音色,由弦和琴面的鬆緊影響,所以蟒蛇皮的音色
亦會在不同溫度、濕度的地方有所不同。

政府拒撥款助研究

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透露,初時曾向民政事務局    嘗試申請撥款,但吃了閉門羹,「他們說,每年已有常規資助,『希望你們得到社會支持』!」在首幾年的研發,阮仕春要自行出資,「畀咗幾十萬」,後來有私人財團資助才得以完成研究。

他表示,第一把環保胡琴在2005年製成,其後不斷試音,至09年完成才初步完成研發,目前製作了逾百把二胡、中胡等,在合奏中應用,去年到訪歐美表演,獲得成功。

觀眾測試肯定新胡琴

去年中樂團把新胡琴帶到美加表演測試,獲當地樂評人好評;而在本港文化中心    
出時,亦曾做過小測試,「在黑幕後面,叫人用新舊胡琴各拉一次,現場觀眾評分」,結果,在演奏高胡時,70名評分者中,60人較喜歡新高胡;而在演奏二胡
時,110名評分者中,有60人較喜歡新二胡;中胡則打成平手,新舊中胡各有50名支持者。結果顯示,新胡琴的演奏質素,至少已追得上傳統胡琴。

造價可減逾半

一把好二胡、高胡的價錢動輒過萬元,閻惠昌表示,環保胡琴的價錢比傳統故琴造價反而更低,價錢可以低一半以上。他透露,在研發成功後,有海外樂團曾向香港中樂團表示希望訂購,亦有商人感興趣,但限於人手、設施問題,暫無法大量投產,「比如在日本    ,二胡好受歡迎,但(蛇皮製品)一律不能入口,現時仍靠黑市供應」。

縱有千般好,阮仕春承認,在獨奏時,環保胡琴不及傳統胡琴每一把都是獨一無二,因此樂器的「個性」較差,未來的研究方向,就是希望提高環保胡琴的獨奏水準。

明報記者 古治雄

----------------------------------------

雖然可以不用殺死蟒是好事, 但我不相信新技術可以完全代替. 因為樂器本身極之敏感, 有些微調的東西效果始終不會一樣. 

還好, 我有一, 兩把在家. 記得小學二年級第一次拿二胡在手, 最怕就是那蛇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