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音樂人生 - I'm already too in love w/ this personality



如果這套電影不是如此"風頭躉"的話, 我會早一點看. (也許不會, 因為我不喜歡classical music, 尤其鋼琴) 我自以為避過了跟風趁熱鬧的人群, 但今天到BC看還是八成滿座. 我看的動機, 不是來自拿了金馬獎之後舖天蓋地, 後知後覺的報導和宣傳. 商台DJ陳強看完"音樂人生", 找了紀錄片主角KJ上節目來一個4天的對談. 聽了, 我知道我會喜歡這個人. 另一個很intriguing的地方是導演, 我一直懷疑導演是- 我妹妹以前的Viola老師的兄弟. (剛剛證明了我的懷疑是對的) 這是一個remote得不能再remote的關係, 但對電影是significant的. 不懂音樂的人不可能拍攝/捕捉/剪接得這麼精準.

神童從來都是一些有趣故事的來源. 在香港引起好評, 一方面是電影本身的質素, 另一方面我相信是香港人的少見多怪. 而且, 我膽敢很惡/很串地說一句- 沒有(認真)學過音樂的人不可能理解. (甚至參與其他forms of art的人, 我都不肯定能否有類近感受.) 我當然不是音樂天才, 只能算是個對音樂有少許基本認識的人, 但我短暫的人生不算少的時間都有音樂的存在. 電影後期拍攝很多KJ準備和參加音樂比賽的片段更加是"充滿親切感". Music Festival - Solo我也參加了7年. (其實不應該報數, 參加了7年, 獎拿得未免太少太頹. BUT, that's exactly related to a point KJ made in the movie.) 很高興在學界竟然有人對比賽/獎/得失看得這麼通透. KJ學的是西樂, 就算在學界也一向競爭性強, 而且在各大名校之間的敵對, 爭勝意識也很強. 這個情況在幾年前好像更趨嚴重. 我很明顯就是輸才說輸贏不重要的那種人. (其實我介意到爆, 我拎左好N多年第4! 我寧願輸多D) 但他型到爆啊, 未比賽己不怕輸. (沒有本錢贏的人也不怕輸, 但他不是.) 有不少人覺得他年少氣盛, 目中無人, 但我覺得他的說話真的有道理, 他真的有資格去educate其他參賽者. 因為參加比賽的人實在過於注重輸贏, 他們想贏人多過贏自己.

另一個我說沒學過音樂的人看不懂的原因是KJ interpret音樂的"功力"和天份實在很強, 如果你沒辦法明白, 就實在走了寶. 其實他可以不那麼"勞氣"地指揮, 因為他並不期望其他人能夠100%明白. 有看過電影的人覺得他看不起其他人, 我剛好覺得相反. 如果他是這樣, 大可以"慳番啖氣", "你明就明唔明就算", 為甚麼要花心機時間? 他大可以做soloist, 和專業樂團合作, 一心追求高層次的音樂. 他願意和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對音樂的看法, 很難得. 解釋音樂如此抽象的東西是很難很難, 正正是他對音樂有堅持, 有以音樂影響其他人之心, 才會做得到. 我personally覺得他是一個很好很好的音樂老師.

KJ作為一個人本身也很有趣. 他誠實直率, 有碗話碗, 有碟話碟. 電影第一段他講自己對鋼琴老師Nancy Loo的看法, 看得我呆了. 你不會覺得他不尊重老師, 但有些事情/不同的想法, 我們未必有需要的guts去表達. 這些他都有. 雖然他有自己一套的想法/做法, 但他也沒有和世界脫節, 他和不少同學依然玩得來. 這個年頭, 別說年青人做不到, 連成年人也不能有這樣清晰的想法. (請別說他有他的天才/錢財去support他的"有性格", 我只不過在談"想法".)

真可惜上天只給了他音樂的天才. If he's given something else, maybe such a personality can do something "greater" in a practical sense. 希望他所相信的Music is everything是真的, 那麼他可以用音樂做更多.

很慶幸張經緯導演選了KJ而不是其他"音樂神童". (如果他拍張緯晴, 我覺得會悶死...............) 如果11歲和18歲的KJ不同, 我覺得在電台節目中的KJ更加evolved了不少.

*其實好看的地方還有很多, 但開完會很累, 不寫了. (但不忘快快手告訴Dap Dap和Lorraine.)

** 在forum看到那個常常亂評Bollywood電影的人說"音樂人生"是"DEFINITELY overhyped". Duh....... that's because you don't know musi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