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開學前的Bollywood回歸: Aisha

為了要解泰劇的毒, 也為了慶祝/紀念暑假的結束, 還是寫寫Bollywood的電影.

其實Sonam Kapoor為甚麼不索性成為模特兒? 她拍的硬照比她的演技出色十萬倍.

--------------------------

之前己經預告過我對Aisha的期待. 我的verdict是這部電影是絕對地雷聲大雨點小. 本來我是很喜歡Aisha的宣傳照和trailer, 但後來它舖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實在太過份, 看得人都煩了.

電影其實很一般, 有些情節也有點牽強. 所以, 加上了十分時代感和華麗的包裝, 它都沒有比另外兩部改編Jane Austen作品的印度電影出色. (Bride and Prejudice和Kandukondain Kandukondain --> Bride and Prejudice有些對白可以直接用Pride and Prejudice的對白代替, 可見印度context極適合改編Jane Austen作品; 而Kandukondain Kandukondain的故事甚至比Sense and Sensibility更出色.)

Sonam Kapoor這個現代版Emma不教人期待, 她的演技有比之前稍稍稍稍進步, 有多一點面部表情, 多一點精靈活潑. 但她整個人總是給人"慢三拍"的感覺, 無論演甚麼戲/角色都有同樣問題, timing掌握得不好.

對Aisha的導演沒有太好的印象, 因為她太"扮野", 但"無腦". (她竟然在訪問裏說Aisha不是一部關於女人的電影........ The adaptation of a Jane Austen novel is not about women! Fine, whatever you say............) The thing is, 即使我對Aisha有一定程度的期待, 我都清楚知道它極期量都只會是一部好看的chick flick, 或者可以教人重看幾十次, 但它都不會"升格"成為甚麼很有深度的電影. 果然, 我的印象離事實不遠. 導演沒有甚麼突出之處, 就不過是平舖直敍地說故事, 故事的人物和發展和Emma不完全相同. 但Emma故事裏一些主要的轉折點有時候和這個新的背景不太配合, 編導方面沒有處理好這些地方. 好像男女主角冷戰及女主角和朋友的爭吵的原因都有點弱, 不太有說服力.

而且, 他們笨得給Sonam Kapoor獨白. 我知道Bollywood電影常常用獨白, 意圖製造打動觀眾的場面. 但Sonam Kapoor演戲出名木口木面, 聲線的運用也沒有甚麼高低起伏的配合, 你竟然給她獨白????????? 效果是連"行貨"都不如. (有時我不介意"行貨", 起碼是意料之內.)

導演其實真的十分麻麻, 這部電影有那麼多東西可以draw attention但都沒有好好表現. Aisha在宣傳時sell靚人靚衫. 電影裏就似乎感受不了那種style, 上流社會的氣派. 有些"睇得唔打得"的電影我是可以原諒的, 最少我可以為了"靚"而看.

為甚麼"彈"了這麼久但之前又好像十分期待呢? 因為他-


Abhay Deol回顧主流娛樂電影令人十分期待, 而且他選片不隨便. Abhay Deol演Arjun Burman (Emma中Mr Knightley的equivalent) 沒有出問題, 錯是錯在劇本弱. 這個男主角的戲份未免太少, 少得令觀眾感受不到男女主角的關係. 他們的對白只有推動劇情的function, 但不能反映出男女主角認識多年的默契和"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they share". 之前因為期待Aisha而重看了一次Gwynethe Paltrow主演的Emma, 男女主角有較多的戲份交代他們之間的情誼, 比較令觀眾入信.

電影另一個出色的地方就一定要說是音樂. Amit Trivedi的歌曲起初聽覺得很普通, 但很耐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