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HK Arts Festival 2011

以往, 通常是八月中藝術節就會公佈明年節目highlights, 今年提早了差不多一個月!

去年藝術節十分悶局, 我是第一年一個節目也沒有看. 沒有一個節目能吸引我花錢入場. 2011年就不同了!

1) Pina Bausch舊作Carnations! 雖然Wuppertal Dance Theatre可以說是一個"唔用腦", 追名牌的選擇, 而且2009年己經在香港藝術節演出過, 但對我這些年輕一代, 沒有財力到歐洲追看舞團表演的人, 還是趨之若鶩. (記得邁克先生的文章寫過, 他的旅遊足跡是跟隨Sylvie Guillem的表演.)

2) National Theatre of Scotland帶來Peter Pan這個劇目. 英國的Drama在藝術節一向受歡迎, 而且Peter Pan是家傳戶曉的故事, 門票開售時應該火速爆滿.

3) Lost Tango - Ute Lemper & the Piazzolla Sextet: Tango就算沒有舞步, 單是音樂己引來大量fans. Piazzolla是Tango音樂大師, 加上著名Broadway女演員演唱, 又是一熱門選擇.

4) New York City Ballet - 對dance認識不多的我, 通常選擇歐洲舞團, 而且Ballet(即使不是classical pieces) 我是完全不碰. 不過今次New York City Ballet選擇了West Side Story Suite, 令我有些少興趣, 另外也有Ballet大師Balanchine的作品.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Botan Gleep Sudtai - 泰劇生涯小結

這是我繼Soot Sanae Ha之後最喜歡, 而且質素最高的lakorn. (寫lakorn的post很困難, 很難找圖......)  

劇集的3段teaser:






劇名的意思是"牡丹花的最後一瓣", 超有詩意 (對於我這個完全沒有文學修養的人而言). 故事講述兩個由中國移民到泰國的家庭. 一個家庭經營粵劇戲班, 另一個家庭經營食店. 經營戲班的家庭有三個女兒 (母親把她們比喻為牡丹花), 雖然一家人十分融洽, 但三個女兒在生活上覺有不同的問題. 另一個家庭有三個兒子, 父親偏愛兩名大兒子, 幼子從小不受寵, 後來他成為了小說作家. 他為了寫一部關於粵劇的小說, 以假身份加入了戲班工作.


戲班班主二女兒是劇團花旦, 也因為漂亮的外表引來不少狂蜂浪蝶.










之前雖然提過泰劇中配角戲份不弱, 但這部泰劇的主角戲份並不如其他的重, 所有角色的戲份都很平均. 配角中有很多年長的演員, 演出精采. 觀眾也會覺劇情豐富, 起碼我fast-forward的次數少之又少是一大證明. (看其他泰劇時, 如果配角陣容不夠吸引, 常常會fast-forward跳過了, 只看有主角出現的場景)



而且, 這部泰劇的資料搜集做得不錯. 之前看"愛的烹調法"覺得劇中各人的煮飯"手勢"不太有說服力 (雖然主角們事前之有上課備戰!), 而另外2部劇描寫不同病症的病徵時也不夠貼近現實. 今次情況有所改善, 演員們演粵劇時的裝備都似模似樣, 以且他們都有學一些基本功, 例如造手和耍槍. ("愛的烹調法"拍攝煮食場景時, 永遠只見演員的手, 不見其貌...)

最初選這部劇看是因為男女主角, 發覺他們的戲份不如前作般重, 但副線和配角都十分吸引.

男女主角Aum和Aff也是我第一部泰劇的主角, 他們這個組合是很多泰劇迷的至愛.


Aff的演技雖然不及之前介紹過的Ann, 但她的可愛甜美絕對無人能及. 記得她在Jam Loey Rak中前7,8集都只有十分"頹"的戲服, 但她整個人還是像發光一樣地吸引觀眾的視綫. 不過我最喜歡她飾演比較活潑強悍的角色, 就像她這次飾演戲班班主的三女兒, 為人剛強衝動, 好抱打不平, 興趣是修理汽車.
 
男主角Aum走型男路線, 迷倒不少女影迷, 但今次我才開始真的覺得他的演技值得欣賞. 他演一個書生型的角色, 和他一向剛強的形象十分不同. 老實說, 我比較喜歡他演的"感情戲"多於"愛情戲". 而且今次沒有了名牌西裝, designer clothes, 樸素的形象讓他可以脫離自己的stereotype.

平常的Aum是這樣子的. 不過看慣印度型男的我有十分強的免疫力, so far除了Ken以外 (見"愛的烹調法"和Bangkok Traffic Love Story), 沒有迷上泰國男星.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娛樂?不是娛樂?

最近沉迷泰劇, 到現在還未"回復正常". 懶得外出, 懶得做需要用腦的事, 暫時可以把一切歸咎於炎熱的天氣. 以往喜歡看的書和電影都懶得pick up. 這個症狀從愛上印度電影開始, 體會到不需用腦的輕鬆. 現在看印度電影會留心太多事情, 過程己經不夠"無腦", 也可能是我貪新鮮, 所以泰劇成了我的新寵. 放假前會縱容自己的"無腦"娛樂, 不用上學之後己經沒有這個excuse了, 但轉眼間假期就快完, 又要回到那種做到不見天日的生活, 只怕我來年還是繼續要依靠一眾以賞心悅掛帥的東西賴以為生.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Summer IFF 2010 - Dancing Diva

今年Summer IFF,  從預告開始己經期待, 最吸引我的不是My Name Is Khan (想不到我們比台灣先放映~~~), 而是在"舞后駕到"這個部份的其中2部作品. "紅菱艷"(The Red Shoes)之前在HKIFF己經放映過, 也是經典電影. 但另外兩部是類似紀錄片的作品.

1) Sylvie Guillem: Sur Le Fil (芭蕾天后蕭菲紀蓮)

Sur Le Fil即是On the Edge的意思, 但不重要, 看見Sylvie Guillem的大名己經需要買票進場. Sylvie Guillem這位來自法國的Ballerina, 是很多芭蕾舞迷的最愛. (我認識Sylvie Guillem是因為邁克的文字) 不過上了神枱的她早己跨越不同舞蹈界別, 不斷突破自己. 


2) Dancing Dreams – Teenagers Perform "Kontakthof" by Pina Bausch (翩娜包殊之青春交際場)



Pina Bausch逝世將近一週年, 這部最後作品很有意思.  交際場(Kontakthof)是她的舊作, 她找來一群本來不懂跳舞, 甚至連Pina Bausch是誰都不知道的年青人, 訓練他們重新演出交際場. Pina Bausch作品一直都在explore人性的不同面貌, 所以這群年青人在explore這個世界之餘, 又可以explore自己, 可說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思考過程.

The Letter - Lakorn女皇的電影魅力


我的泰國熱還未消退, The Letter己經看了好幾天, 不過未有時間分享.


雖然trailer edit得不太好, 但看完就不會被海報"欺騙", 誤以為電影純綷是浪漫愛情故事. (看電影下半段時, 眼淚大概沒有停過...)

The Letter是一部2004年的泰國電影, 改編自一部同名的韓國電影. 會看它完全是因為Ann是電影的女主角. 我還未熟悉泰國娛樂圈, 但我覺得Ann沒有多拍電影實在十分可惜. 因為她在電影裏完全沒有演電視劇的影子. (而她演電視劇時己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角色, 演釋方法也沒有重覆)

Ann飾演的Dew從離世的遠房親戚繼承了在清邁的一間屋, 她在那裏遇上了研究和打理樹木的專家Ton. 雖然兩人的背景完全不同, 但還是互相吸引. 當Dew的好友離世, 大受打擊的Dew決定離開曼谷到清邁收拾心情. 在Ton的愛和陪伴之下, Dew重新找到快樂. 但Ton卻發現自己身患重病而且時日無多.

Ann的演出十分精彩. 前半段演一個普通不過, 在大城市裏每日為生活打拼的上班族, 到中間經歷和她"相依唯命"的好友離世, 令她自責離過, 到後段要照顧重病的丈夫, 同時不知如何面對他隨時離開人世的事實 - 每一個部份都能令觀眾投入. 或者是我眼淺, 但我傾向相信是對白出色, 後半段十分感人. 這種久違了的含蓄對我很有效, 畢竟印度人/印度電影比較多話, 而現實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有這等"功力". 有很多事情做出來比說出來更令人窩心, 男主角的沈實比俊男的"電眼"更有說服力.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Bankok Traffic Love Story - My Ken Craze Continues...

很久也沒有post這麼多圖片!!!!!
---------------------------------------
Bangkok Traffic Love Story原來在香港上映過, 當時的宣傳未有吸引到我的眼球, 不過它是泰國2009年的票房冠軍.

"中女"這個"現象" (如果這真的是一個現象.............) 大概放在任何一個國家, 故事都可以引起共鳴. 主角Li是一個出身華人家庭的女生, 年屆30歲, 依然"無人無物", 事業又不見得有麼成績. 身邊的朋友相繼結婚, 她愈來愈覺得寂寞. 當她遇上BTS(類似香港的地鐵)工程師 (KEN!!!!!!!!!!), 雖然心動不己, 但又不敢主動追求對方. 
電影雖然短, 但不減精采程度. 女主角的演出十分有真實感, 你會相信她是一個普通的路人甲. 雖然KEN是男主角, 而且為電影增加了不少宣傳效果(因為他是著名的電視劇演員), 但女主角才是整部電影的中心. 通常我很討厭這種不懂得(情緒上)自立自強的人, 但還是會十分理解她的感受,和她同喜同悲. 

 電影中有些對白十分"中", 尤其是後半段. 音樂十分出色, 沒有多餘地運用背景音樂. 現在很想擁用它的OST.

男女主角在潑水節相約夜遊曼谷.












電影曼谷令人想立刻飛到曼谷一遊.

 
女主角常常製造"偶遇"的機會



 
KEN脫下名牌西裝, 飾演平凡的上班族, 還是十分可愛. 這是人長得帥的好處........ 
 
在網上看到有很多人跟電影宣傳紙板上的KEN合照.

Soot Sanae Ha - 英文字幕才是王道!!!!


這不是我第一部lakorn(泰劇), 但這是我第一部想介紹的lakorn. 泰劇在網上世界早己"流行"(有點像印度電影一樣, 不是主流地流行), 不過中文的資料比較多. 很多寫中文lakorn review (我暫時沒有找到太多英文的review) 的人都說後悔以前對泰劇有偏見, 不過有一向追看的blog友推介(之前對泰劇這回事沒有甚麼概念), 所以很容易就被"說服"嘗試.

Anywayz,回到正題, 介紹Soot Sanae Ha (SSH)! (劇名通常被翻譯成"愛的烹調法") 是2009年泰國3台的出品. (泰國3台應該就是香港無記的equivalent - 不過劇集還是比無記的質素好一些!!!!!!

lakorn的好處是短,通常是十多集就完結. (不過一集有1.5小時) lakorn都有一些特定公式, 的確是沒有甚麼營養, 不過我覺得很有新鮮感, 能夠吸引觀眾追看, 想知道故事的發展. 而我真的十分喜愛SSH, 整部劇集的氣氛都是輕鬆有趣, 看得我很開心. (上一次看電視/電影笑得這樣開心是Ravi Teja的Telugu電影Kick!) 所以, SSH令我十分impressed.

Synopsis: 著名女演員Alin自負, 自我中心, 而且十分難相處; 挑剔的性格令她2年沒有接受工作,直至遇上她心目中的夢中情人 - 烹飪節目的製作公司東主. 不懂廚藝的Alin為了爭取成為節目主持人, 以便接近夢中情人, 唯有暗中找來廚師Din為她"補習".

相信大家可以猜到劇情發展, 我甚至不用擔心有Spoiler!

lakorn裏的配角的重要性都不弱. 有些配角會有自己的一條完整的故事線, 有些就負責喜劇. 最喜歡SSH以喜劇作主線, 和其他氣氛沉重的lakorns不一樣.

男女主角是泰國電視劇界的最佳螢幕情侶之一: Ken & Ann

Ann Thongprasom是電視劇首席女星, 一如她在SSH裏的角色一樣! 最初看Ann的樣子有點不順眼 (因為她是混血兒), 但當真的看她演戲的時候就沒有問題了. Ann的電視劇絕對是Lakorn入門必看的. SSH裏她可算是全情投入地演出這個詭計多多, 但其實率直可愛, 缺乏安全感的女明星. 這是我繼Kajol在Fanaa裏的演出後, 第二次覺得一個三十多歲的演員"可愛"!







男主角Ken (Theeradej Wongpuapan)也是電視劇一線男星. 第一次看他碰沒有覺得他的演出很出色, 但他在SSH裏的演出完全收服了我的心! 簡直是irresistible! 他演出這個認真, 口硬心軟, 溫柔但腼腆的角色十分convincing! 對女主角又愛又怕, Ken不需要用對白, 身體語言加上眼神己經充份表達, 看得觀眾心也會甜! 難怪很多泰國人都希望他和Ann配成一對, 因為兩人的chemistry實在十分厲害, 也很相襯. (可惜Ken己經結婚, 孩子都有2個. )


2位演員的演技無庸置疑, 因為之前看過他們主演的另一部劇集, 角色性格和SSH完全不同, 但他們2次的演出都很出色,不會有重覆的感覺. (我也懶得和無記比較, 人家畢竟是一個國家, 地大物博, 人才一定比香港多.)

SSH的劇情發展節奏掌握得比之前看過的2部劇集好, 前大半段都以喜劇為主, 後半段的發展算是剛剛好, 沒有太過拖拉, 也沒有結束得很突然.

此外, SSH的配樂也用得對. (除了那段小提琴拉得很難聽, 每逢煮食場面便會出現的Canon in D!!!!!!) 之前看過的, 背景音樂跟場景氣氛不配之餘, 也不算動聽.

送上2段teaser!!!





* 不禁要沾沾自喜一番, 我的語言天份不算太差, 己經認得一些詞語和泰語pattern. (不過我覺得Hindi和Telugu好認一些.) 但衷心忠告有興趣認看lakorn的朋友, 盡可能看英文字幕, 因為比較容易吸收簡單的泰語.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我的新發現Lakorn -- 請不要和我斷絕來往

這是我掙扎了好一陣子要不要"分享"的一件事. 不過, 還是寫了.

如果你知道Lakorn是甚麼意思, 就會猜到大概以下的內容.
---------------------------------------------
有很多人知道我愛看印度電影, 有點不解, 不過我不介意, 因為我可以洋洋千字, 甚至萬字解釋印度電影很值得看. 到了這一次我真的很猶疑要不要說, 因為記得幾年同學們談論韓劇, 我說我有追看過張娜拉主演的"開朗少女成功記", 被人取笑的心理陰影揮之不去. 當然他們是沒有惡意, 可能是因為我一向建立了某一個方向的文藝品味(沒有value judgment!), 令他們十分意想不到, 今次也是同類事件.

最初看印度電影, 是因為我要到印度旅行, 想以電影方式略略認識這個地方. (不要跟我說印度電影不真實! 如果不是太無知, 你可以判斷電影中甚麼是真的甚麼是美化了的, 更可以嘗試理解電影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這次也是一樣, 我想如果要到泰國生活一年, 應該先了解這個地方才決定. (所以我要想辦法儲錢+找時間去泰國一次!!!! 這真的真的不是旅行的excuse..........) 對泰國電影沒有甚麼認識, 無從入手. (應該說是懶得找資料) 之前在讀過台灣網友在blog上介紹泰國電影劇, 所以經過一輪內心掙扎決定去看網友介紹的泰劇Lakorn. (Lakorn是泰劇的統稱, 就是像無記劇集那一類) 我知我常常"藐"無記電影劇, 只看了一部Lakorn我無法判斷Lakorn的level是比無記高還是低. (有些方面比較好, 也有些比較難受)

大家可以看看Medusa的介紹. 

在網上很隨便地search, 也看到大量泰劇的網站和討論, 原來人氣十分厲害. (或者是我少見多怪) 很多泰國明星深受華語地區觀眾追捧.

看了一部泰劇的我sum up一下我的發現/得著:
1) 學會了簡單的泰語詞彙和短句(但泰語的發音很難分辨.........我應該沒有希望可以學會泰語)
2) 只到泰國大學有校服 (okay, I'm lying. I knew that before I watched the series)
3) 知道了一些關於泰國人對話和相處的manner和formalities. (有些像印度人對長輩和陌生人的尊稱, 和對長輩的禮儀...)

根據網友介紹和Wikipedia, 其實Lakorn的情節十分像台灣的言情小說. (所以我懶得介紹故事和情節...) 我想也是的, 男主角是富家子弟, 不可一世, 但英俊得足以迷倒一眾女生. 但暫時泰國男演員對我沒有甚麼"影響", 我覺得他們外表只是一般. 就算是第一男演員Ken, 我也覺得是中上. 這一點印度男演員是遙遙...遙遙...遙遙領先~ 不過泰國女明星真的不錯, 樣子大多都很甜美. 而且, 我頗喜歡女主角夠feisty! 請不要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對著觀眾十多集, 這是很悶很難受的. 而且, 泰劇都是十多集就完結, 起碼方便快捷!  但我始終覺得迷電視劇比迷電影危險...... 劇集花的時間比較多.

有很多人覺得愛看這種電視/電影是Guilty pleasure.我沒有這樣想, 首先我不知道Lakorn算不算是一個pleasure. 我想看下去未必一定是因為好看, 可能是我想finish it for the sake of finishing it. 開了頭就會想知道結局, 這是我的壞習慣. (也因此看完了很多很爛的印度電影.......) 第二, 我早放棄了甚麼"可以"看/"不可以"看的觀念, 沒有扮型, 要維持"追求品味"的形象. (中學年代曾經有這一段日子.......)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Aisha - Don't Ruin it, Sonam....



Aisha的宣傳攻勢十分厲害, 每天都在Twitter上出posts洗版. Aisha是改編Jane AustenEmma, 很久以前有Gwyneth Paltrow的一個古裝版本, 似乎印度電影和Jane Austen很有緣, 這己經是我所知的第三部Jane Austen小說改編電影. (之前有Bride and PrejudiceKandukondain Kandukondain)


Theatrical Trailer

之前有說過Aisha對我來說十分雞肋”, 全因為女主角Sonam Kapoor. Sonam Kapoor暫時無有作品能說服大家她remotely有演技, 在新作I Hate Luv Storys也維持了她一貫沒有表情的演法. 不過我也真心地覺得Sonam Kapoor是一個很好的人肉Mannequin” – 她穿衣服十分好看, 外表可以高貴大方, 而且笑容可人, 如果是拍廣告或平面照是非常吸引的. Aisha擺明車馬吸引年輕女性觀眾, 在各宣傳片段己經可以看到Sonam不停地換了很多套漂亮的衣服.




雖然女主角不濟, 但改編Jane Austen小說是十分令人期待 (尤其之前2部都十分成功). Bride and PrejudiceKandukondain Kandukondain, 發現印度社會的人際關係特徵和Jane Austen的時代甚為配合, 十分適合把現代印度的context放進Jane Austen的時代背景.

而且, 男主角是Abhay Deol!!!!! promotional materials裏西裝骨骨的Abhay Deol實在太吸引了. Abhay Deol和其他男明星不一樣的地方是你一定要看過他的電影才會愛上他. 簡單地sum up就是他是很”indie”的演員. Hrithik RoshanShahid Kapoor這類型, 你可以單單因為外表而喜歡他們. 我也不過是看了Abhay 2部電影, 但己經徹底中毒. 我下一個目標是把Abhay DeolFilmography完成! (一如我的Siddharth check list!)  



電影音樂由Amit Trivedi負責. 老實說, 有點令人失望, 因為Amit Trivedi的前作Dev D實在太出色. AishaDev D大路/主流得多, 所以這也是意料中事. 不過Amit Trivedi這個在Dev D裏創作了那麼Edgy的音樂的人, 竟然有一把溫柔的聲線…………….

2song promos (有點驚喜, Sonam Kapoor有較多的面部表情!)

Gal Meethi Meethi


Suno Aisha

宣傳照顯得頗有心思.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不是娛樂#4: 發達大計之唔該唔好再叫我減肥

最近暑假, 見到街上面有不少中學生做開卷調查暑期工, 其中一種熱門行業是美容/減肥公司, 也看見有也意志不夠堅定的女孩子/女人將近被人游說成功.

女人錢固然好賺, 好賺得我也想加入這個行列. 大家或者感到很奇怪. 沒錯, 我十分/完全/極之反對人在無必要的情況下減肥. 這是極度twisted的審美標準, 也確實對下一代/年青人有不良影響. (因為開始連不屬於無腦類型的小朋友也說要減肥!!! 嚇得我...........) 但說到減肥, 我絕對有大家羨慕到極點的無痛減肥經驗!!!! (最適合想不努而獲的人) 去年在印度三個月, 我輕了30磅, 花的錢絶對不夠美容公司保證你減30磅!!!! 完全沒有刻意減肥, 也沒有生病. 期間過著三餐沒有少, 每天都喝起碼2支汽水 (加各式各樣的美食), 遲吃晚飯的生活. 所以, 我覺得傻子才會把錢進貢給減肥公司. 有得玩有得食還輕了, 連我也覺得自己很厲害! 如我開設印度減肥旅行團, 應該可以發達了. 

******後話: 我完全不鼓勵大家減肥!!!! 自己也不想. (我的"名言":"只要我唔會病唔會死, 我都唔會減肥") 對我來說, 除了健康外沒有甚麼原因可以justify減肥. 人需要feel comfortable about yourself/yourselves. 過份注重外表的人 (尤其是不算肥而不停喊減肥的人!!!!!!!), 我只會覺得膚淺. 你活了這些年, 除了外表就沒有其他價值嗎????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不是娛樂#3: 聲討崇洋的人

由於我十分窮困兼且要籌措學費, 己經近乎瘋狂地找新的補習學生好一陣子. 一向只喜歡補中六,七的英文科, 因為熟悉syllabus, 而且通常學生會自動自覺一點 (通常!). 在補習仲介網見到有人"膽敢"以$100-120/小時這個價錢徵求UE補習!!!! 老實說, 一分錢一分貨, 我也是窮苦大眾的階級出身, 知道對不少人來說補習是很大的負擔. 但教UE也是很費心力的一件事, 也不是人人也能做的. 願意低價補習的人, 學生又會覺得欠下人情, 不夠理直氣壯, 萬一貨不對辦又會將價就貨. 可以慳的地方有很多, 你請人減$10/20一小時, 你一個月少看一套電影也不過如此. 而且, 我有"受騙"的經驗 (雖然我明白不是人人也是這樣), 有人嫌價錢貴, 同情心作祟減了少許, 但見面時學生很多用的都是連我也嫌貴的品牌.............

Anywayz,回到正價 -聲討崇洋的人! 很多補習個案家長都要求外籍老師. Doots, 3歲的小孩, 英文字母都未能全部認得, 你給他/她一個外國人真的有大分別嗎? 學生/成年人英文底子不好, 外國人跟你說話accent重, 想十萬年也想不出他/她到底在說甚麼. 聽慣了一個的accent, 下一個又得重頭適應. 而且, 很多外國人其實不擅長解釋港人的英文弱點, 也不懂得有系統地教. (有準備者除外....... 經驗反而不甚重要, 因為外國人的先天條件己足夠他們長期有job) 但很多人一味崇洋, 沒有分析自己的情況, 二三百元一個小時大把鈔票進貢............. (你可以說我葡萄, 但你付了很多錢而其實沒有多大進步, 不是我的損失.)

還有, 那些經常要指明現職教師的家長!!!!! 我覺得我比很多現職教師更有教學精神 (如果我太有空, 我可以分享一下從我的學生口中聽到的混帳老師!!!!!), 而且英文也比他們好........ 當然我是一對一地教, 但他們是受過專業訓練, 是全職地從事教學工作, 也不應該太過份地差吧. 我覺得香港教育就算變好, 現行的教師資格太有問題. 一個UE拿D,E的人唸了幾年education, 畢業之後去教小學初中的英文. 那是小朋友吸收力最強, 而且建立基礎的時候. 你的英文真的有可能在幾年間, 在應付繁重的課業之餘, 改進成適合教授別人的程度嗎? (我也見過有人有能力有理想有熱情去投身教育工作, 對於這些人, 我沒有意見, 更十分支持.) 能力未達至理想程度 (而不是現行的標準! 太低了.......), 就算你有耐心教, 還算是害了別人. 我寧願你全職炒股也不要去當教師, 要賺錢有很多方法, 請你有些道德, 不要害人. (很諷刺, 其實沒有能力欠佳的老師, 我又何來賺了這幾年的生活費??????)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不是娛樂#2

本著坐在家中不會有錢的精神, 我還是做了那時薪低得令人沒有尊嚴的temp job, 而且還答應了多做一次. 有錢人的財大氣粗, 自以為走到街上路人都應認得自己, 兼且要舖紅地氈歡迎的自大, 真的很令人看不過眼. 這個社會也未免太過twisted, 有人可以買5萬元一對耳環, 買珠寶買得興奮到忘了帶身份證; 也有人以幾千元養活一家人. 我記得在印度看到有些在徒手搭建的臨時屋旁邊的渡假resort, 很奇怪怎麼有人可以安心走入那resort.

------------------------------
好消息, 我今年"不可能的任務"總算完成了一半, 也是我補習生涯的一大"成就". 我的一個學生由U重考得到合格. 其實事前我都沒有太大信心, 因為由F變E就試得多, U又是另一個情況. 而且他們都算勤力, 所以很想他們考得好. 升2個grade, 好像也是補UE的第一次...........

相反, 有人應該有能力考得好而"炒粉", 我會有些憤怒, 因為不是我未盡力. 而你不盡力考得不滿意, 是壞我名聲, 拆我招牌, 我憤怒得很legitimate. 我想我從此只應該接retake的學生, 是鬥心和態度問題.

希望快些有新學生, 如我之前在facebook所說: 若果你地有親朋好友咁不幸需要re-take UE, 又要搵習, 請關照下桑子........

------------------------------
見了一些很久沒有見面的朋友, 很開心. 始終我需要別人跟我談工作/學校/物質以外的話題...........

-----------------------------
上個星期有印度網友的聚會, 多謝Kristy發起和安排. 真的很神奇, 印度把我和一大堆本來不認識的人連起來, 大家第一次見面, 卻也完全不見外, 談得很開心.

----------------------------
我看了2套電影, 但暫時未有心機寫..........